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河北 湖北 湖南 海南 黑龙江 江西 辽宁

江苏 吉林 宁夏 内蒙古 青海 山东 陕西 四川 山西 上海 深圳 浙江 天津 新疆 云南 西藏

“两学”高分解题方法之简答题、论述题

http://www.hteacher.net 2016-02-28 14:09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教师招聘考试QQ群:471552530教师招聘考试交流群九

备考推荐: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名师网络课程

 

目前,各省市的教师招聘考试都是通过笔试和面试两种形式结合考查。笔试成为踏入教师行列的第一道门槛。很多考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背诵了很多知识点, 但到考试的时候仍然无法取得理想的成绩。究其原因,不是考生不努力,而在于如何将头脑中已经背诵的知识与试题结合加以应用的问题。

一、题型分析

据华图教育集团招教事业部教研中心依据近5年全国大部分省市的教师招聘考试教综试题统计发现,笔试试卷的考查题型稳定且有弹性。稳定是指考查题型的 范围稳定,主要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两大类。客观题中通常涵盖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主观题通常涵盖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有弹性的意思是各省市并 非所有题型都采用,而是有针对性的选择适合本地区情况的题型来对考生加以考查。

无论考官设置哪几类题型,都有其较为合理的打算,因为不同题型之间在作用上通常能够互补。例如,通常客观题数量较多,但是难度普遍偏小,而主观题数 量较少但难度普遍较大。从简答题到论述题到案例分析题难度逐级递增。可以说,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才是拉开各位考生差距的最为重要的题型。古语有云:知己知 彼,百战百胜。因此,针对性的掌握各主观题型的特点及攻克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解题技巧

技巧一:“关键词法”破题

以简答题为例,通常我们所见的简答题题干指向都非常明确,读完题基本就可以确定应该用哪一个知识点作答,但近年来,在某些省市县的招聘中,简答题的问法也在向含蓄和迂回的方向转变。

例1:教育应该以儿童为中心,关注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吗?试简述你的理由。

例2:有的学生总把不能取得好成绩的原因说成任务(作业、考题)太难,这是一种什么归因?有什么坏处?

例3:请谈谈你对“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和“以问题为纽带”的理解。

从上述3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问法发生转变了之后,具体应该用哪一个知识点作答就不明确了。对于考生来说,只是识记已经不够了,还必须具备从题干中提取关键信息同自身大脑中已有的知识进行关联的能力。

各位考生也无须惊慌,在此教给各位考生的方法称之为“关键词”法,即从题干中提取关键词去分析。以例3的问题为例,使用关键词法的步骤为:

(1)提取3个关键词:“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以问题为纽带”

(2)逐个分析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来源于韩愈的《师说》,意思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人。这是对老师的职责或角色的定位。确定 了这一大方向之后,再看第二个关键词“以问题为纽带”,它与教师的职责或角色是否有关联呢?如果学习过教育学的考生应该都能找到答案。新课改对于教师角色 的定位的第一条就是“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应该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而“以问题为纽带”就是教师践行促进者角色的一个手段。

(3)分析两个关键词之间的关联。一个是传统教师角色定位,一个是新课改对教师角色的定位。考生只需要依据自己对两个角色的理解表明态度即可。

由此,我们发现“关键词法”既适用于简答题,也适用于论述题,它的意义在于找到突破口。

技巧二:巧用方法,灵活论证

以论述题为例,论述题不同于简答题的地方在于一定得有“论”的过程,即考生无论答什么观点,一定要有论证的语言。各位考生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是,只会 答一些干条条,论证的部分没有话说。这样也可以得分,但是想要得高分就有些困难了。通常情况下,在用“关键词法”破题之后,可以运用“就事论事”、“正反 假设”和“案例论证”来展开论证。

1、“就事论事”法

本方法是指从核心观点句中提取出核心关键词,对该词从字面到深层次展开分析。

例:(核心观点句)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关键词)。所谓促进者就是指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通过提问等方式启发学生思考,起辅助和推动作用的角色。依据新课改的要求,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之一,其最基本的角色定位即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正反假设”法

本方法是指给出核心关键句之后,通过“如果”、“否则”等虚词的引导进行正反两方面的假设来展开论证。

例:(核心观点句)在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时,要善于和学生交往和沟通。(反面假设)如果一个老师不同学生沟通和交往,那么时间一久必然和学生之间形 成隐性的隔阂,师生关系自然非常脆弱;(正面假设)反过来,即便一开始没掌握好的方法,但只要老师愿意慢慢尝试与学生沟通,去理解学生,慢慢地师生关系会 越来越融洽。

3、“案例论证”法

本方法是指在给出核心关键句之后,通过举教学过程中的实例来佐证观点。

例:(核心观点句)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学习情境有利于及其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案例)例如在上英语课之初,老师在 PPT上呈现很多的图片,让学生看图快速说词汇。这些词汇中前半部分是已学过的,让他们积极参与获得成就感,接着后面部分就可以逐步增加新单词,让学生尝 试回答,回答不出来的时候他们的学习欲望会被激发。

以上三种论证方法本身并不冲突,而且很多题目可以用多种方法去论证,考生们只需依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即可。

相关推荐: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网络辅导课程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相关复习资料

华图教师网 http://www.hteacher.net

关注公众号

责任编辑:QQ

教师教育网 教育信息网 人事考试网

>>更多教师招聘通用相关信息/资料查看

2024年事业单位D类联考《综合应用能力》常考考点全国中小学各学科、各版本电子课本汇总教师职业道德——特征知多少教师招聘中小学体育笔试试题12023年5.7事业单位联考(言语理解)送分题2023年507事业单位联考《职测》判断推理命题趋

精彩推荐

换一换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咨询

备考资料预约

  • 省份
  • 市区
  • 考试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