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jiangxi.hteacher.net 2024-09-29 11:01 江西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41.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到:“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人数,辛亥革命前不过50—60万人,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即达到了200万人。”透过产业工人人数的变化,可以窥见( )。
A.清末洋务运动的足迹 B.20世纪初期工人的觉醒
C.一战时期世界局势的动荡 D.民国初年实业推进的步伐
142.辛亥革命后,实业部规定,商人呈办厂矿企业,只要“资本实业于民生主义、国计前途大有裨益”的,政府即予以批准,“力为保护”。这一规定( )。
A.有利于资产阶级政治地位提高 B.促使官僚资本逐渐膨胀
C.说明了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出现 D.有效地改善了国计民生
143.新文化运动时期,一位思想家撰文指出:“新道德既是随着生活的状态和社会的要求发生的,就是随着物质的变动而有变动的,那么物质若是开新,道德亦必跟着新……因为物质与精神原是一体,断无自相矛盾、自相背驰的道理。”据此可知其( )。
A.赞同社会进化论适者生存的主张 B.主张学习资产阶级新道德
C.认为道德重塑是社会进步的根本 D.初步具备马克思主义思想
144.近代时期,李鸿章发出“孔子不会打洋枪,今不足贵也”的慨叹;康有为把孔子塑造成改革新偶像;陈独秀认为孔子所主张的封建道德礼教“于多数国民之幸福无与焉”。这些认识共同反映了( )。
A.孔子权威已经丧失 B.封建帝制失去士人支持
C.国民意识开始勃兴 D.传统儒学难以应对时局
145.陈旭麓提出,“传统思想,在其开始大都是合理的,一旦成为传统,它的惰性就越来越多。革命与改革在于对惰性的鞭打,鞭打的过了头,抛弃了其中的合理内容,传统又会振振有词、理直气壮起来”。下列事件最能体现作者观点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清末新政 D.新文化运动
【参考答案】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欣欣
上一篇: 江西教师招聘中学历史笔试试题28
下一篇: 江西教师招聘中学历史笔试试题30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